在北京,和北京人說「大柵欄(ㄓˋ ㄢˊ)」,肯定沒人聽得懂,所以,我們到北京一定要入境隨俗,融入老北京的傳統和文化中。

 

老北京一直管這個地方叫“dà shì lanr”不能讀成,而要讀成"什(ㄕˊ",發音要輕,; 欄(ㄌˋ字後面來個“兒”化音,一口氣念成" ˊ ˋ",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念法。

 

 

↑其實," ˊ ˋ"這條熱鬧的商店街,原本並不叫大柵欄,而叫廊房四條明孝宗弘治元年(公元1488)時,為了嚴防盜賊,朝廷下令在京城大街曲巷設立柵欄,並派士兵把守。後來,這一制度被沿襲下來,到清乾隆十八年(1754年),全北京城的柵欄多達2000多座。其中,大柵欄因為商業繁榮,富商盈地,他們為了自家生意的安全,就出錢把柵欄修得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高大,都要好看,也都要堅固。一來二去,人們就管這裏叫大柵欄了。

 

每次到大柵欄兒,這裏都是人擠人,今天當然也是不例外,除了來來往往的人之外,為了讓奧運能和平的落幕,公安也在一旁隨時要檢查可疑人士的隨身行李。

 

老北京有句民諺所謂"東四西單鼓樓前,王府井前門大柵欄,還有那小小門框胡同一線天",說的正是老北京城最繁華的幾個地段,然而,“頭頂馬聚元,腳踩內聯升,身穿八大祥,腰纏四大恒,”形容的就是大柵欄兒早年間的興隆交易景象。

 

北京絲綢商店、瑞蚨祥綢布店、內聯升鞋店、同仁堂藥店、張一元茶莊等老字號都還在這裏繼續營業,人潮不斷,當然,狗不理包子店也是這裏的招標,門前慈禧太后品嚐狗不理包子的雕像常有民眾搶著拍照。

 

經過狗不理包子店,可以看到中國電影的誕生地大觀樓電影院,1905年,中國人自己拍攝、放映的最早的一部民族電影《定軍山》就是在這裏放映的。

 

大觀樓斜對面的地下街有一個美食街,賣的是傳統小吃,價格便宜,東西也不錯吃,如果不想花太多錢,這裏可以發現地道的美味。

 

除了原本屬於大柵欄的景色之外,奧運期間,這種多了販賣奧運商品的店家,除了奧運商品專賣店之外,福娃的大型娃娃也在櫥窗裏出現,我們家姐姐在北京這幾年,和福娃拍了不少照片,倒是妹妹,第一次看到福娃也是愛得不得了。

 

 

↑妹妹一直待在櫥窗前,要和福娃合照,真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nn33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